
概述
K2136是一种铁基沉淀硬化型等轴晶铸造高温合金,其长期使用温度在700℃以下。该合金主要通过铝和钛元素形成γ'沉淀相进行强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较小的线膨胀系数以及优异的综合性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组织稳定性。这种合金特别适用于制造在550℃-650℃温度范围内工作的大型涡轮盘等高温结构部件。
K2136合金采用电渣熔铸工艺制备涡轮盘,实现了以铸代锻的技术突破,显著简化了传统锻造工艺的复杂工序流程。经过高温渣洗净化和水冷顺序凝固处理后,材料具有高纯洁度、成分均匀和组织致密的特点,夹杂物细小而分散,确保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化学成分与强化机制
展开剩余72%K2136合金的化学成分设计精心平衡,各元素含量严格控制:碳(C)≤0.06%,铬(Cr)13.0-16.0%,镍(Ni)24.5-28.5%,钼(Mo)1.0-1.75%,铝(Al)≤0.35%,钛(Ti)2.40-3.20%,铁(Fe)为余量,同时含有微量的钒、硼等元素。
合金的强化机制主要依赖于铝钛协同强化形成的γ'沉淀相(Ni₃(Al,Ti))。这种纳米级强化相能够有效阻碍位错运动,显著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铬和钼元素的加入增强了合金的抗腐蚀能力,而严格控制碳含量和超低杂质(硫、磷均≤0.025%)则确保了材料基体的高纯净度。
物理与力学性能
K2136合金的密度为8.04g/cm³,这一数值比传统镍基高温合金低5%-8%,有助于减轻部件重量,对于航空航天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合金的熔化温度范围在1330℃-1376℃之间,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保证了高温环境下尺寸稳定性。
在力学性能方面,经过标准热处理的K2136合金室温拉伸强度可达922MPa,500℃时仍保持795MPa的拉伸强度。合金具有优良的持久延伸率和抗冷热疲劳性能,能够承受高温循环载荷条件。
热处理工艺
K2136合金提供两种标准热处理制度,可根据部件性能需求灵活选择:
制度Ⅰ:980℃×1h/OQ(油淬)+700℃×16h/AC(空冷)+650℃×16h/AC。此制度下合金室温强度、塑性、冲击韧性、断裂韧性、高温持久寿命和低频疲劳性能相对较低,但持久延伸率和抗冷热疲劳性能较高。
制度Ⅱ:1050℃×4h/OQ+710℃×32h/AC。此工艺可获得更高的室温强度和高温持久寿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更高的部件。
应用领域
K2136合金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盘、涡轮叶片等关键热端部件。其电渣熔铸涡轮盘已经通过累计800小时的台架试车及装机试飞考核,表现良好。
除了航空航天领域,K2136合金还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部件、核反应堆组件以及石油化工设备等高温环境。合金的优异性能使其成为高温高应力条件下工作的结构部件的理想选择。
工艺特性与前景
K2136合金的切削加工推荐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拉削加工可采用M42刀具,通过优化冷却方式和工艺参数可获得良好加工效果。合金可采用TIG、MIG等焊接方法,但需要控制焊接温度以避免过热影响材料性能。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温材料性能要求日益提高,K2136合金通过其独特的成分设计和工艺优化,实现了高温性能与制造成本的良好平衡,为中国高温合金材料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望在更多高温应用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K2136高温合金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体现了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协同创新,为高温结构材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积累和工程实践经验。
发布于:江苏省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